春養肝

春養肝

傳統中國人注重養生,所謂「養生」,就是順應四時變化,藉由飲食、生活作息,來調養體內的陰陽平衡。人與天地萬物同存一個宇宙,運行在同一規律之中。天人相通,人體與萬物無時無刻不受天地的影響,這正是中醫所謂天人合一的概念。

依中醫養生理論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這裡說的「養陽氣」並非一味「補陽」,而是在春天這個大地復甦,欣欣向榮,自然界的陽氣開始生發的季節,應該順應時節,掌握春令之氣生發的特點,保健體內的陽氣,使陽氣不斷健旺起來。

在春天人們常常感覺到睏倦乏力,早上起床想要賴床,但這種疲倦一般在民間稱為「春困」,是身體為了要適應氣候變化產生的生理性疲倦,過多睡眠對這樣的疲倦幫助不大,適量輕鬆的運動反而會使身體能快速地適應環境變化,更快的消除疲勞,如中醫古書《黃帝內經》說春天應該「夜臥早起,廣步於庭,披髮緩行,以使志生」,正是強調了在春天應該晚睡早起,不賴床,起床後可做一些簡單輕鬆的運動,例如穿著輕便的衣服先到戶外散步等。

「春養肝」相對應之「節氣」

在穿著上

《千金要方》主張春天穿衣宜「下厚上薄」,有養陽又收陰之意,春季天氣變化大,很容易出現忽冷忽熱的情況,而且人的體表腠理開始變得疏鬆,對於風邪的抵抗能力減弱,所以,春天不宜快速換成夏裝,「洋蔥式」穿法是最適合的方式。

在疾病防治方面

在中醫觀點中,春季對應到的臟腑是「肝」,一些與中醫臟象「肝」有關的病容易在春季發作,例如頭痛、眩暈、肝陽上亢,都是向上太多的病。春季對應到的六淫是「風邪」,容易得到與風相關的疾病,如肢體痠痛、中風、肩頸疼痛、口眼歪斜等,春天早晚氣溫變化大,乍暖乍涼,容易感冒,要注意避風與保暖。

飲食方面

唐代醫家孫思邈說:「春日宜省酸,增甘,以養脾氣」,這是因為酸的食物有收斂的作用,不適宜在春天這個生發的季節服用,而甜味的食品入脾,有助於脾氣健運,故可多吃一點;另外辛味的食物,包括薑、蔥、蒜等,有助於散發體內的風寒邪氣,有助於體內的陽氣生發,也是適合多攝取,而一些寒性的食物,如冬瓜、綠豆芽、冰冷飲品則應該要盡量避免,以免阻礙體內陽氣生成。

春天可多食綠色食物

中醫認為春屬木,與肝相應,所以春季養生,首重養肝,在中醫五色養生中,青色入肝經,故春天應多食綠色蔬果,如高麗菜、芹菜、菠菜、花椰菜、綠豆芽、綠蘋果等,此外春天萬物生長旺盛,也是養陽的好時機,可吃當季食材如韭菜、洋蔥、青蔥、青蒜等,都可以滋補陽氣,幫助養肝血。

身體保養方面

春季適合養肝,肝屬木,木有條達、暢達之意,應保持經絡氣血的通暢,多運動,透過「運動」令氣行舒暢,保健體內陽氣,還要保持心情愉悅,少發脾氣,多接觸大自然。中醫從古至今的經驗累積,自然節氣與飲食、生活作息兩者互相配合,令身體更加強健,這就是春天的養生之道。

  1. 起居調養:春天為了順應氣候晝長的逐漸形成,應晚睡早起,以順應自然界的升發之氣,此外春季氣溫剛轉暖時,勿過早脫掉棉衣, 以免在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引起傷風感冒。
  2. 精神調養:中醫認為肝屬木,喜條達,而春季養生主要是護肝,所以調節心情,保持心情舒暢,才有利于春季陽氣生長
  3. 運動調養:中醫認為,肝主筋,堅持鍛鍊則能舒筋活絡,有益肝臟健康,尤其清晨又是陽氣升始,有助於陽氣的升發,故清晨宜多去室外活動。
  4. 目視綠色:《黃帝內經》記載:「肝開竅於目。」肝的經脈上聯於目系,目之視力主要依賴於肝血的滋養,故春季多看綠色遠景也有利於肝臟的養護。
  5. 飲食調養:春天最適合養肝、顧脾胃,故飲食宜清淡、少吃油膩、生冷、辛辣等食物,中醫認為酸能入肝,但酸性食物多吃易傷人體正氣,使肝火旺,及損傷脾胃,故少食酸性,多食甘味,如山藥、大棗,才有助養肝、護陽、顧脾胃。

春季養肝3穴位

  1. 行間穴 :足背第1、2趾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。
  2. 太衝穴 :足背第1~2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。
  3. 大敦穴 :足大趾末節外側,距趾甲角1分處。

功效:疏肝理血、清肝明目之功效。

方法:每穴按摩3~5分鐘,一天2次。

  Since 1995

內科、婦科、兒科、傷科、針灸科

中國的醫學師法天地,講究內外調和,順應自然:一如仁心醫療體系之所以以仁心為名,即是感念天地有情,令萬物生生不息,仁心聯醫立願以醫術濟世,創造更完善、親切的醫療服務與文化,以滿足大眾對於醫療、健康與養身的需求。


全民健康保險

服務內容







分院資訊

  院所介紹

我們在新北市、桃園市、台中市設有服務據點




  看診進度

網頁、手機、電話查詢看診進度,快速又方便


醫師資訊




最新消息




新型冠狀病毒 COVID-19



養生保健


  仁心食堂

藥食同源,空腹食之為食物,患者食之為藥物

  五季養生

春養肝、夏養心、長夏養脾、秋養肺、冬養腎


  百草學堂

百草之類,皆有補益,醫人採掇,成為良藥


仁心聯醫

教育培訓

人才招募